京剧大师程砚秋的《文姬归汉》由金仲荪编剧,故事见元金志甫《蔡琰还汉》杂剧,明陈与郊《文姬入塞》杂剧,《三国演义》略有记载。剧情是:李傕、郭汜与杨奉争劫汉献帝刘协,南匈奴王呼厨泉乘乱遣左贤王会同白波帅攻侵汉河内地。中郎蔡邕之女蔡文姬逃难,为左贤王掳入匈奴并纳为妃,生二子。12年后,汉相曹操知情,乃遣使周迁持金璧至匈奴赎回文姬。文姬与二子诀别,又哭拜昭君之墓,随周回汉。
描写蔡文姬的戏剧剧目有许多,远的如郭沫若的话剧以及据此改编的昆曲《蔡文姬》,程砚秋的京剧《文姬归汉》以及李世济的改编本,同时,各地方戏也敷衍过这个故事,郎咸芬的吕剧就很有名……近一时期,蔡文姬又被许多剧作家和艺术家重新审视并以全新的视角演绎成一个个感人肺腑、意味深长的故事。其中较有影响的一个是陈亚仙编剧、迟小秋和马永安主演的京剧《胡笳》,姜朝皋、张秀元编剧,刘秀荣、赵立华主演的评剧《胡风汉月》,同时,王蓉蓉、李宏图、杜镇杰新近还把评剧移植成了京剧。
京剧大师程砚秋的《文姬归汉》由金仲荪编剧,故事见元金志甫《蔡琰还汉》杂剧,明陈与郊《文姬入塞》杂剧,《三国演义》略有记载。剧情是:李催、郭汜与杨奉争劫汉献帝刘协,南匈奴王乘乱遣左贤王会同白波帅攻侵汉河内地。中郎蔡邕之女蔡文姬逃难,为左贤王掳入匈奴并纳为妃,生二子。12年后,汉相曹操知情,乃遣使周迁持金璧至匈奴赎回文姬。文姬与二子诀别,又哭拜昭君之墓,随周回汉。
郭沫若的名剧《蔡文姬》是专为北京人艺创作的一部四幕历史剧,1959年焦菊隐先生将其搬上舞台,著名艺术家朱琳塑造的蔡文姬的形象声名远播,最近一次的重排又让徐帆光彩无限。此剧以磅礴的气势和浪漫的笔调成功地塑造了一代才女蔡文姬的形象,同时也以简练的笔墨对曹操进行了全新的解释,一洗旧舞台上白脸奸臣的形象,展现在话剧舞台上的是一位风韵潇洒的诗人和明辨是非的政治家形象。
评剧《胡风汉月》的情节有了很大的不同:蔡文姬博学多才,命运不济,十六岁出嫁,十七岁守寡,父亲蔡邕入狱,母亲归西。匈奴兴兵,逃难的文姬和姨妈四娘路遇父亲的门生董祀始知父亲死于狱中,并从董祀手中接过父亲撰写的续汉书之半部遗稿,后,文姬和四娘被匈奴劫走。匈奴首领左贤王欲纳气度不凡、品貌出众的蔡文姬为妃,文姬不允。洞房,左贤王拿出自己从洛阳带来的蔡邕亲书的昭君诗文,只是有一角残破,文姬补之竟天衣无缝,左贤王方知文姬的身份……左贤王终于放文姬归汉。昭君墓,文姬听到左贤王的胡笳声,为诚所动,以琴相和。十二年后,夫妻恩爱,儿女相伴。曹操统一北方,生续修蔡邕汉书之愿,又晓文才冠世的文姬流落匈奴,遂派使赎之,而这使臣正是董祀。文姬进退两难,见蔡邕所遗半部血稿,文姬震撼,离夫弃子而回归故国。
吕剧《蔡文姬》由刘梅村、张斌改编自郭沫若原作,故事大意为:汉末,文姬与左贤王结为夫妇。十二年后,曹操派董祀、周近迎文姬归汉。左贤王不允,终被《胡茄十八拍》所动。又八年后,单于告知蔡文姬左贤王之死讯。曹操遂为媒,文姬与董祀结合。该剧由山东省吕剧团郎咸芬、李岱江、沈涛等主演。尤其是“别子”一场,凄婉感人。
就故事而论,这是一个值得永久演绎的题材。评剧版的《胡风汉月》的开拓意义在于她对蔡文姬的情感生活方面的剖析和展示,刘秀荣的长处在于演唱,在此戏中尤为突出的是对蒙族民歌的借鉴,生动而和谐。由此也与京剧《胡笳》在政治及人格方面的审视和延伸相应成趣。
(中国戏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