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法国 罗丹
En somme, la Beauté est partout. Ce n'est point elle qui manque à nos yeux, mais nos yeux qui manquent à l'apercevoir. France Rodin
信仰美和善良,小圣经――《先知》纪伯伦
纪伯伦:《先知》
诗人里面有两类比较有意思:一类叫做“桂冠诗人”,骚塞和丁尼生都是代表。还有一类可以叫做“天启诗人”,纪伯伦和泰戈尔都是代表。
桂冠诗人实际上是政治诗人,歌颂国王,有时还要为政治辩护。天启诗人实际上是宗教诗人,歌颂天国,上帝,颂扬宗教的生活教义。桂冠是国王赐予的,天启是神赋予的。一个是地上的统治者,管活着的世界。另外一个是天上的统治者,管死后的世界。这样的诗人身份,真是很有深意呀。
天启的意思是接受了神的启示,实际上就是代神说话,神在人间的代言人。这就是为什么纪伯伦的这本诗集叫《先知》的原因,他是自认为接受了天启,要在人间颂扬上帝精神的人。
历史最厉害的天启诗人,大抵要数古犹太教希伯来人的《圣经•诗篇》的作者,印度婆罗门教的《薄珈梵歌》的作者,和伊斯兰教的默罕默德的《古兰经》。前两部经典的作者都没留下姓名,唯有《古兰经》留下了默罕默德的名字。这几部宗教诗歌,都很经典。默罕默德的整部《古兰经》,更都是一部洋洋大观,涉及生活方方面面的了不起的天启诗篇。
纪伯伦是伊斯兰教信徒,因此他的作品,也就不可避免的打上伊斯兰教的教义属性。天启诗人的任务之一,就是要以诗歌的形式,传递上帝的旨意。
在《先知》中,纪伯伦拟订的先知名字叫“穆斯塔法”,一个伊斯兰人常用的名字。在“道别”一章中,诗人借先知的嘴,说了一段独白:
“穆斯塔法说:谈话的是我吗?我不也是一位听众吗?”
穆斯塔法不承认说出整本《先知》诗篇的是自己,说自己也是一位“听众”。“听”谁的?诗人纪伯伦的。就是说纪伯伦本人就是“先知”,天启诗人的身份在此确立。但是作为天启诗人,作者自己其实也不过是一位“听众”。“听”谁的?真主安拉,也就是上帝的。真正在说话的是上帝,不过是借用了纪伯伦的嘴,纪伯伦又借用了穆斯塔法的嘴。穆斯塔法,纪伯伦,上帝,这是天启诗人的三位一体。表达和传递的,就是圣灵的精神,也就是神意。
既然是天启诗篇,自然就不出宗教意义上的诠释和对于世人的道德规劝。读一部美妙的散文诗,同时从中还能领略到天启教义的精神,说起来,也是一种特别的享受。纪伯伦的语言优美,思想澄澈。整部《先知》,有如一面纯净的湖。湖面静水微澜,湖边生机盎然,湖水如丝绸微微起伏,有时倒映着日光,云彩,有时漂浮月色和繁星。
经典的语句当然是不少的,很值得咀嚼回味,比如开篇说:
“谁能够与自己的痛苦和孤寂毫无遗憾地分手呢?”
这样深刻精确的生命感悟,真要使人不禁灵魂为之一颤了。是呀,世人都讨厌痛苦和孤寂,然而谁又能毫无遗憾的和自己的痛苦与孤寂分手呢?一个人,真与自己的痛苦和孤寂分了手,他还剩下什么呢?也就无所谓快乐了吧,幸福了吧。
诗人对于“爱”的诠释也很有意思,他说:
“爱为你们戴上冠冕的同时,也会把你们钉在十字架上。”
“爱,除了自己,既不给予,也不索取。爱,既不占有,也不被任何人占有。爱,仅仅满足于自己而已。当你爱的时候,你不要说“上帝在我心中”,而要说“我在上帝心中”……爱除了实现自我,别无所求。”
这一段对于爱的颂赞,和《圣经•哥林多前书》真是交相辉映,各自灿烂呀。《哥林多前书》第十三章说: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久不止息。”
“论孩子”一篇也很充满现代教育意义,他说:
“你们的孩子并不是你们的,而是“生命”对自身的渴望所生的儿女。他们借你们来到世上,却并非来自你们,他们虽与你们一起生活,却并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把爱给予他们,却不能给予他们思想。因为他们有他们的思想。 你们能够庇护他们的身体,却不能庇护他们的灵魂。”
这种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强调平等精神的天启教义,跟现代儿童教育所要求的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精神不仅毫无扞格,反而可谓是相得益彰。
谈到“宰牲”时,诗人说:
“宰牲时,心里要对它说:宰杀你的权力,同样也将把我宰杀;我的命运与你相同,都要走向死亡。”
这里充满了宗教意义上的忏悔精神,那些虐待动物的人们,读到这样的篇章时,想必多少也会有一些触动吧。而通过诗篇,触动人的灵魂,唤醒人的忏悔意识,正是天启诗人的意义所在。
诗人对于“朋友”的诠释尤其深得我心,他说:
“因为朋友的可爱之处在于,当他不在之时,你会觉得友谊更加清新,这正如登山者在谷地里望山峰,山峰显得更加分明。除了加深神交之外,不要对友谊抱别的目的。”
“不要对友谊抱别的目的”,真有醍醐灌顶之感。当今时代的友谊,实在是功利气息太重。所以人与人的交往,那种心灵层次的朋友,是多么稀少而又珍贵呀。
《先知》这样的诗篇,值得喧嚣时代的我们停下匆匆的脚步,用一杯咖啡,一杯茶的时间,细细的去品味,去感受空灵的天启生活境界。